古代书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与书法的统称,是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中国古代书画如此重要的地位,本文立足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主要致力于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是书画装裱?
2、书画装裱的形式都有哪些?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画装裱这门艺术到底是什么。
从专业的角度看,装裱又叫“装潢”、“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是用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我们可以做如下总结:
1、书画装裱的特点:我国特有保护和美化书画的技术;
2、书画装裱的用料:各种绫锦纸绢;
3、书画装裱的方法: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艺术特点色彩更加丰富增添作品的艺术性。
那么,您知道书画装裱都有哪些形式吗?
1、手卷
在国画装裱中,手卷是横幅的一种体式。以能握在手中顺序展开阅览得名。因幅度特点为“长”,又称“长卷”。如宋人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用一匹整绢画成,长达一千多厘米。又因手卷为横幅,所以也称“横卷”。
在晋代,手卷就已经出现了,它是由秦汉的“经卷”、“卷子本”演化而来的,手卷的内容可以是由多幅独立的字联结而成,也可以由多件各自独立的字混合穿插联结起来。
2、横披
在书画装裱中,横披又叫横幅,是指横幅书画横式装裱挂于墙上的作品,一般幅度都不会太大,镶边、空白视画幅的大小而定。
对于横披这类格式开始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我们是无法准确追溯的。但是明代就有了横披,明太祖朱元璋曾对横披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余家董源雾景横披,山骨隐现,林梢出没,意趣高古”。
3、册页
册页是书画作品的一种装裱形式,也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传统形制中的一种。它是指一种画芯较小而页数较多的书画作品,因为把书画分成数页装订成册而得名。始创于北宋,如《宣和睿览册》。元代逐渐流行,明清较多见。
书画册页是受书籍册页装出现的影响而形成的。册页装由早的卷轴装经折装的过渡后发展而来,现存晚的古代书籍基本以线装书为主。作为一种书画小品,其尺幅不大,易于创作,易于保存的特点深受书画家和收藏家的喜爱。
4、屏条
屏条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早从宋代开始流行用书画裱成条幅来装饰壁面。由于画身狭长,为四尺或五尺宣纸对开,所以能装裱成屏条形式。
屏条单独挂的称“条屏”(屏条),四幅并排悬挂的称“堂屏”或“四季屏”。也有四幅以上多至十二幅甚至十六幅,紧挂相联,成双数的完整画面,称“通景屏”或“通屏”。
5、通景屏
通景屏是中国书画装裱形式之一,也称“海幔”、“海棠”,是指多条幅大小等同的书画构成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也指各单幅屏条拼在一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这类作品始创于何时尚不得而知,当是由屏条发展而来,晚于宋代。
6、扇面
扇面是指在扇子表面书写或者绘画。这类作品有团扇书画和折扇书画之分。宋元时期的扇子形式基本上是团扇,因而这一时期的扇面为团扇书画。明代出现并流传迄今的是折扇,所以这一时期的扇面书画都是折扇书画。
扇面作品有:五代北宋初年画家徐熙创作的《豆花蜻蜓图》、宋徽宗赵佶创作的《枇杷山鸟图》、明朝仇英创作的《兰亭图》、清朝禹之鼎创作的《早朝图》。
7、对联
对联是指文句对偶的书法艺术作品。通常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联这类作品,可能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到明清时期非常盛行,书法家几乎无人不书,无书非联,因而传世比较多。
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把楹联习俗列为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